2024年1月作文素材汇编

2024.1(上)

魏世杰:和『倒霉人生』掰手腕的核弹老头

许晔

 

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果断决定研制核武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后改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九院)正是负责这项工作的。魏世杰在九院隐姓埋名工作了26年。许多人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是因为他的“倒霉”:儿子被确诊患有先天性智力障得;女儿患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老伴儿受不了打击,一度自杀……可他笑眯眯地总结自己这一生:“上半生研究核武下半生照顾家人,同时写了这么多书,并且有一部还拍成电视剧了,我活得很有意义。”

 

1964年,魏世杰即将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时,九院来学校选人,选中了他和另一名同学。他那时并不知道九院是干什么的,忐忑地坐上火车,一路向西,魏世杰来到了九院位于青海的“221基地”。魏世杰被安排在“221基地”的二分厂工作,负责测试核武器所用炸药的参数,后转去四川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工作,负责炸药部件的温度实验。这些都是危险任务。他印象最深的一场事故发生在1969年11月14日。那天,229车间突然发生爆炸,等他们赶到现场,看到被炸成碎片的土墙时,大家心里一咯噔:里面的四名同事肯定牺牲了。众人连忙四处寻找遗骸,结果一块完整的遗骸都没发现。魏世杰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粉身碎骨”。

除了研制炸药,二分厂的任务还有原子弹的总装。这意味着,魏世杰和同事们除了要面对炸药的化学毒性以及爆炸风险,还多多少少会受到辐射的伤害。“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老虎嘴里拔牙、太岁头上动土,要么你别干,要么你就得做好思想准备,每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牺牲。”魏世杰懂得这个道理,但未婚妻林文馨的死还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她遇到了一场实验事故,被中子射线辐射了,熬了半年多走了。”尽管痛苦万分,但魏世杰还是挺了过来。“毛主席说过,要有原子弹。在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他想在技术层面做出哪怕一点点贡献。

1978年,魏世杰因为完成“具有内热源的炸药部件的温度场分布”的研究,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同年3月,九院向他颁发“先进科学技术工作者”奖状。魏世杰很自豪地说起自己在九院有17项科研成果,但想起不久前有自媒体为了流量,将他和邓稼先相提并论,他又拧紧了眉,直说“那把我夸得太夸张了”。

后来的事像是一场接一场的“噩梦”。妻子陈位英因为一双儿女的变故,患上精神分裂症。一家人没法再住在一起,不然只会互相影响。魏世杰带着妻子,白天给女儿送饭,晚上和儿子一起住。在人生后半程的苦难中,魏世杰最大的寄托是写作。退休后,他每天花两小时写作,自称“两小时作家”。因为要照顾家人,他的创作常常被打断,所以他写的书,不管是科普读物还是长篇小说,都是由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组成的。经年累月,他出版了11本书,共计200多万字。人生苦痛,但魏世杰选择笑着面对。他说自己想多活几年,再陪陪孩子,也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比如给更多孩子讲讲“两弹一星”的故事,以及如何面对苦难。

魏世杰的一条人生秘诀是,人一定要在专业之外有一些业余爱好。他爱写作,在虚构的世界里得以短暂解脱。他是“追剧达人”,看过电视剧《狂飙》《余罪》《沉默的真相》,尤其喜欢《天道》。他爱看体育比赛,中学时他曾是学校的跳远冠军、排球队二传手。他还喜欢唱歌,遛弯儿的时候哼几句,生活似乎就不那么苦闷了。“一个人活着,即便没有幸福降临到身上,也要自己想办法创造幸福。写作、唱歌、养花、养猫,只要找个业余爱好,幸福就来了。”他笑着说,“你看,幸福也不是很遥远的事情。”(有删改)

 

话题速写

苏轼身陷“乌台诗案”之时,仍挥笔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激励了无数后人。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个“苏轼”,魏世杰就是其中的典型。他熬过26年为国效力的艰苦岁月,晚年也面临沉重的家庭负担,但他没有一句怨言,而是面带笑容,想办法给自己创造幸福。

 

同类人物

苏轼的一生充满坎坷和曲折,在“乌台诗案”中,被贬黄州更是九死一生。但是他没有消沉,而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在美食和诗词中,继续热爱生活,热爱世界。

 

运用点拨

为了保护国家机密,魏世杰在九院隐姓埋名工作了26年。他不顾艰辛,不惧危险,在岗位上刻苦钻研,无私奉献。他对于自己在九院的17项科研成果十分自豪,但对于大家的夸赞又显得非常谦逊。他的故事,让我们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他的科学生涯相比,他“倒霉”的人生似乎显得更加艰难。但不管是精神上的打击,还是身体上的疲惫,都没有让他失去生活的希望。他挤出时间写作、追剧、运动、唱歌,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对抗无常的生活,给自己创造幸福。

 

适用话题

科学家精神、人生态度、爱好与生活

 

 

 

高世名:做“世界的艺术家”

◎余驰疆

 

艺术教育的使命就是引导心灵向上,推动社会创新。

——高世名

 

2023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美院)建校95周年大会在中国美院良渚校区举行。讲起中国美院的95年历史,说到中国文艺的发展机遇,以及自己与中国美院的点点滴滴,院长高世名滔滔不绝。

1993年,17岁的高世名从山东济南出发,奔赴杭州参加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的专业考试,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中国美院,他从本科念到博士,研究领域从当代艺术到社会思想再到策展实践。考研时,专业名录上没有想念的专业,他就自己撰写了一整套研究详情递交上去,结果得到校领导的认可,竟新开了一个专业方向,而高世名“自编专业”的故事也成为学校的一段“传奇”。2002年,高世名读博士,暑假时大胆提出“地之缘”亚洲当代文化考察的构想,这是中国艺术界第一次主动发起亚洲国家之间当代文化的学术考察和知识对话。博士毕业后,高世名留校任教。

从讲师到教授,从浙江省教育系统最年轻的副院长到全国最年轻的美院院长,20年间,高世名创办的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当代艺术学院;他鼓励学生“不要只是做艺术界的艺术家,要做世界的艺术家”,希望能带起一股风气,让整个艺术界为美丽中国建设出一把力,为此,他打造美丽中国研究院,让“以乡土为学院”的艺术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如今,他又大力推动中国艺术“国学门”,开展“中华文明基因工程”研究……院长之外,高世名的另一个身份是策展人。他编撰系列丛书“行动之书”,系统地回顾、梳理了在策展领域的思想脉络,从策展角度深入展现了过去2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

在高世明看来,艺术不只是风花雪月,还有更重要的使命。“1928年,蔡元培先生创办国立艺术院,也就是中国美院的起点,当时他希望以美育代宗教,要以纯粹的美唤醒人心。”高世名说,“近百年过去,艺术教育对中国社会的意义逐渐从启迪人心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推动社会创新的能量。”(有删改)

 

人物速写

艺术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大批如高世名这样具有创新能力、想象力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艺术工作者让我们知道,艺术不只是风花雪月,也不只是陶冶性情,艺术有更重要的使命——推动社会创新。特别是在世界冲突不断的当下,我们更需要文化和艺术,因为它们拥有反思的力量、和解的力量,会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宽阔的世界,让人类具有超越性。

 

 

王少朋:为了3500位村民,他走过30万公里水路

◎王喆宁

 

只要村里还有村民在,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王少朋

 

2023年10月1日一大早,山东济宁微山县邮政分公司南阳支局,一个背着绿色邮差包的人,正在低头分拣、清点当天需要投递的报刊、邮件和包裹。他就是王少朋,南阳镇的一名“湖上邮递员”。

南阳群岛建有独立的南阳镇,是一个岛屿镇。这里四面环水,进出都靠船只。不同于普通的陆上投递,王少朋需要频繁更换交通工具——摩托车、船、三轮车,每天往返六七十公里,一天花五六个小时在湖上,才能守护3500多位村民的报刊、包裹……王少朋是土生土长的南阳镇人,谈及为什么成为“邮政人”,他笑着说:“小时候,村里有人等大学录取通知书。邮递员背着包骑着车子,把邮件送到时,村民那种高兴,让我觉得这一职业很光荣,我很向往。”

2007年,王少朋通过应聘成为南阳镇的一名邮递员。虽然从小习水性,也会开船,但刚接触湖上邮路时,他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王少朋初来时,还需要手动发船,遇到寒冬,有时候几个来回都无法发动。而且水中没有路标,经常会遇到芦苇荡,让他迷失方向,在水上绕来绕去,浪费了不少时间。特别是复杂多变的天气,让王少朋颇为头疼。夏季多暴雨,一次,王少朋正开着船,突然狂风大作,他赶紧驾船向旁边的岛上停靠。等天气变好后,船已经被刮到了滩涂上。王少朋只能拿起撑船的竹竿,花了几个小时,才把邮船撬进湖里。而冬天寒风刺骨,又经常起雾,湖上白茫茫一片,根本找不到方向,他一般会摸索着慢慢行驶,实在看不清的时候,只能把船停在湖上,等雾散去。

投递时间久了,王少朋成为村民每日最期盼的人。前些年,网购还没有普及,他经常帮助村民从外面买些日常生活用品,如柴米油盐等。龚家村有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王少朋总帮忙从镇上买些物品,还会帮忙交水费、电话费等。如今,老人喜欢从网上买些种子种花,也经常通过王少朋将快递带进村里。王少朋还经常帮助村民,把农产品带出去。对这些村民来说,王少朋送来的不仅是邮件,更是3500多位村民对他的信任和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有删改)

 

人物速写

因为湖路危险且条件艰苦,在王少朋之前,这个岗位来来去去经历了很多人。但王少朋从2007年至今,一个人、一条船,坚守了十几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创造时代,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改变世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世界中的一员。但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珍·古道尔:她从自然走来,点燃希望

籽汐

 

2023年10月17日,由布莱特·摩根执导,美国国家地理出品的纪录电影《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在国内院线正式上映。该片讲述了珍·古道尔(以下简称珍)——一位未经任何科学训练的女性科学家,在坦桑尼亚责贝地区研究黑猩猩的故事。

珍是在世界上拥有极高声誉的动物学家,她20多岁时前往非洲的原始森林,为了观察黑猩猩,在那里度过了38年的野外生活。从贡贝归来后,珍将全部时间用于宣传野生动物保育和环境教育,巡回于世界各地进行演讲,还建立了全球范围的青少年教育计划——“根与芽”。了解珍的故事,与珍一同深入黑猩猩种群,我们可以见证她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数十年如一日的无畏坚守,感受她对大自然那份纯粹真挚的爱。

 

聚焦人生从学者到英雄的传奇

诗意回眸:浪漫的一生

 

我从来没期待过要结婚、组建家庭,那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去非洲和动物生活在一起,是我唯一想做的。

——[英]珍·古道尔

 

“丛林童话”的背后

从童年时期起,珍便对动物抱有强烈的兴趣,10岁时,她当众宣布了要去非洲和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为它们写书的梦想。终于,珍在23岁时去了非洲,并遇到了人类学家刘易斯·利基。利基欣赏她对动物的热爱与兴趣,给了她去坦桑尼亚的贡贝森林研究野生黑猩猩的机会。

起初,贡贝森林的黑猩猩并不接纳这位长相奇怪的“入侵者”,珍只能通过望远镜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几个月后,黑猩猩才逐渐习惯了她的存在,接纳了她。

“当我望着黑猩猩的眼睛时,回望我的是一个如人般具备思考力和推理力的眼神。”没有学术背景和刻板思维在当时成了珍进行科研的最大优势,她没有像西方传统学术界一样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立场居高临下地审视黑猩猩,而是认为黑猩猩是具有思维能力的和人类平等的物种,珍和黑猩猩建立了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正是这种平等与尊重的态度,让珍和黑猩猩逐渐靠近,也让她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珍发现黑猩猩也会使用工具。这个发现改变了人们对黑猩猩的刻板印象,也让珍在学术界和媒体中声名鹊起。

 

珍与芙洛的生命重叠

珍给贡贝森林中的每一只黑猩猩都起了名字。在纪录片《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中一只族群中地位最高的雌性黑猩猩“芙洛”和珍的命运高度重叠。

随着研究的进行,国家地理批准了摄影师雨果·凡·勒维来到贡贝,用摄影机记录珍和她研究黑猩猩的工作。随着时间推移,芙洛产下一子,珍和雨果也步入爱河,并孕育了自己的孩子。但纪录片没有过多关注珍和雨果的情感,而是聚焦珍成为母亲后更加理解雌性黑猩猩的母性行为,并从黑猩猩母亲芙洛的身上学到了慈爱、宽容的育儿方式。几年后,芙洛因年迈去世,芙洛的儿子弗林特因此郁郁而终。芙洛死后,黑猩猩族群走向分裂并爆发了战争,几乎一半黑猩猩战死。纪录片结尾,珍和雨果的情感也因各自理想的不同而走向破裂。

她们命运的高度一致性也正是二者互为主体性的体现,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一体的最好缩影。正如纪录片中珍说:“森林里各种各样的生物一起组成了一个整体,而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我在接近动物和大自然的同时,也在接近自己,我感受到一种灵性的力量,而我与这种力量也越来越协调了。”

 

现实奔走:伟大的一生

 

我愿牺牲一切,以换回曾经在森林里的生活,但世界上的黑猩猩正遭受着严重的威胁。我无法看到黑猩猩受苦,就像我无法接受人类受苦一样,如果依旧沉浸在贡贝的美好世界里,那就是一种自私。

——[英]珍·古道尔

 

黑猩猩世界的“神奇女侠”

自1986年起,珍离开了她心心念念的贡贝森林,走到了聚光灯下,为保护黑猩猩四处奔走。她呼吁人们关注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问题,同时也注意到环保需要的成本与地区的贫困问题之间的矛盾,因此她也注重从经济、医疗和教育方面着手解决问题,让这些地区的人不需要为了种植粮食或制造木炭而破坏森林。

黑猩猩受到的威胁,不仅来自于栖息地的破坏。人们曾经认为,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最适合替人类完成药物的临床实验。而珍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沟通,告知他们黑猩猩的免疫系统与人类大不相同,并不适合做临床实验。最终,全美国实验室里的大部分黑猩猩都被“勒令退休”了。

 

青年是这个世界的根与芽

珍认为,年轻人可以改变,他们是世界的未来,如果每一个年轻人都行动起来,情况一定会有所不同——这就是珍在1991年创办“根与芽”组织的初衷。年轻人参与“根与芽”组织,并不是要像珍那样跑到森林里去观察动物,而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种下一棵树,在后院为野鸟搭建一个窝,不再浪费食物等。如今,“根与芽”组织已经在100多个国家生根发芽,中国也是其中之一。

经历过战争,目睹了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和对动物的残酷伤害,但珍依然对未来抱有信心。就像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此意义上,珍正是如今这个时代中的一位英雄。

 

主题速写

珍·古道尔的人生似乎可以分为截然不同的两面,一面是坚忍而敏感,追求着梦想与爱情的平凡女孩,一面是身负标签、头戴光环,象征着爱与希望的英雄。你认为,哪一面才是真正的她呢?

 

速写范本

其实,在珍·古道尔带着惊艳的研究成果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走出森林,走到台前的那一刻起,她就再也无法做回那个贡贝河边享受着孤独和纯粹的女孩。人的一生注定是多变且复杂的,没有人能在时代洪流中独善其身,也没有人能活成满足所有人期待的模样。或许,少女的珍·古道尔和英雄的珍·古道尔恰是互相支撑的内外两面,只有把她们结合起来,诗意的回眸与现实的奔走交汇,才真正拼成了珍·古道尔既浪漫又伟大的传奇一生。

 

深度思考当代青年的精神榜样

 

相比事事规划,不如顺其自然

 

在雨果出现之前,珍说自己从未想过恋爱和结婚,而在一起后,两人又因为彼此的工作、人生事业出现分歧而分开。在这段亲密关系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顺其自然地迎接即将到来的生活的人生观。

对比现在的生活,人们似乎特别擅长做规划、做攻略,但在如此细致地“设计”自己的生活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离自己的预期依然那么遥远。而当我们专注于生活本身时,可

能那些重要的人生经历就会自然地在我们身上发生。

稍微放下理性,尊重自己的感觉,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松弛自在。在松弛自在的生活里,我们可以更温暖地去爱周遭的一切——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世间万物。

 

行动是抵消“失望”的最可行方案

 

没有人的生活可以永远一帆风顺,珍也不例外。比如,她想让孩子跟着自己在森林里长大,但是当她看到黑猩猩弗林特在母亲芙洛离世后无法独立生存时,她开始怀疑自己一直把孩子留在身边的决定是否正确;又比如,她曾经觉得黑猩猩是比人类更善良的动物,但在见证了黑猩猩之间的相互残杀以后,她对它们产生了一些失望。而且,黑猩猩族群的数量正在变得越来越少,这个现实也让珍感到了无助和恐惧。

但珍选择直面这些不美好和残酷。她最后将孩子送回了英国;她接受了温和的黑猩猩同样有着残酷的一面;她依靠自己的影响力,为保护动物的栖居地、保护环境做出行动。珍是用实际的行动带自己逃离了内耗的漩涡。

珍的这些经历,反而成为填补她内心世界的拼图,她的精神因此更加完整、富足、充满力量。这也启示着我们,不必一直困在失望当中,接纳它们,它们也会成为我们新的力量。

 

考场连线

珍·古道尔的人生,听上去和囿于都市生活的人们完全不同,但她的经历呼应着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一个人该怎么追求自己的梦想?当现实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时,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评议范本

阅读珍·古道尔的人生故事,让我想到了讲述地质学家情侣故事的《火山挚恋》,以及记录了叶嘉莹一生的《掬水月在手》。这些纪录电影的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点:找到了自己最爱的事情,然后行动起来,专心致志地为此奉献一生,并因此在变幻莫测的人生里,保持了内心安宁。当下世界,几乎没有人能逃过精神内耗,但我们可以静下心想一想自己所热爱的究竟是什么。为自己热爱的事物付出行动,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庇护所。

 

 

 

名人自述

在《希望之书:珍·古道尔谈人类的生存、未来与行动》中,珍结合她非凡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给出了关于希望的独到见解,并着重阐述了她认为人类仍可保持希望的四个理由:不可思议的人类智识、自然的韧性、青年的力量和人类的不屈精神。

 

看似无望的世界里,如何保持希望

◎[英]珍·古道尔

 

每当我开始感到消沉,我就会去想那些充满勇气、毅力和决心的人与邪恶力量战斗的故事。没错,我确信恶就在我们中间。但更为强大和有感召力的永远是那些抗争者的声音。哪怕他们因抗争而付出了生命,那些声音仍在他们身后久久回响,不断给我们以鼓舞和希望,并且使我们相信,大约600万年前从类人猿生物进化而来的人类尽管古怪又矛盾,但终究是善良的。

我从1986年开始在世界各地演讲,讲述人类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伤害,试着唤醒人们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告诉过我,他们对未来已不抱希望。年轻人尤其会愤怒和抑郁,或只是冷漠——他们告诉我,我们已经连累了他们的未来,他们对此感到无能为力。的确,我们肆无忌惮地攫取这个星球有限的资源却没有丝毫考虑后代会如何。何止连累,我们已偷走了他们的未来。尽管如此,我不认为现在开始纠正为时已晚。

我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可能是:“你真心相信这个世界有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希望吗?”我会给予肯定的回答,而且深信不疑。我相信我们还有一个时间窗口来修复我们对这个星球造成的伤害,但这扇窗眼看就要关上了。如果我们关心孩子们和他们的子孙后代的未来,关心自然世界的健康,我们就必须携手采取行动。就是现在,否则真的来不及了。

希望是一个常常被误解的概念。人们往往以为它只是一种消极被动的一厢情愿:我“希望”什么事发生,但我什么都不用“做”。恰恰相反,真正的希望需要行动和承诺。很多人明白这颗星球处于悲惨的境地,却在无助和绝望中裹足不前。这就是这本书如此重要的原因,它会(我希望它会!)帮助人们意识到,哪怕再微小的行动也能让事情产生变化。

我在黑暗时代里坚持希望的理由将在这本书中一一阐明。在这里,让我姑且先用一句话表达:若不抱希望,你就满盘皆输了。希望是从我们石器时代的祖先就维持着人类种群存续的关键“生存特质”。希望是会传染的,你的行动会激发他人的行动。愿这本书能够帮助你在这个充满痛苦、不确定性和忧惧的时期找到慰藉、方向和勇气。(节选自《希望之书:珍·古道尔谈人类的生存、未来与行动》,有删改)

 

 

如何积累为论点服务的好事例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郝敬宏

 

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是学习重点。议论文与记叙文不同,同一个道理,议论是用说理与论证让别人信服这个道理,而记叙则是通过记述事件让人领悟、感知这个道理。所以议论是从外部,用事实证明、用道理说服来改变人的思想,记叙则是诉诸人的自我感知、自我领悟来改变自己的认识。为此,学写议论文,就必须有好的事例,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课本重读

(《普通高中教科书习任务)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研习任务)

材料的积累与运用(节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个人阅读积累和作文的关系。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对善于积累的人而言,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源泉;很多经典作品,常读常新,能不断给人们新的启示,使我们获得属于个人的发现。

作文材料也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积累素材的习惯,就不愁笔下无物。……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即使走进一条很平常的街道,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发现有趣的文化现象,甚至观察到社会的各种经济形态。要积累一些新的、属于自己的材料,不能依赖“公用材料库”。

 

名师详解

中学生学业繁忙,真正走进生活的机会相对较少,这种情况下,阅读就是最直接、最高效的认知社会与生活的方法。但是,很多同学也存在这样一种疑惑:为什么我读了很多书,到了写作时却用不上呢?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写作主题,想不起来自己读过的、与之相关的材料;二是脑海中出现了许多阅读过的材料,却都与本次写作的主题不相关;三是现在的作文注重思辨,写作材料应体现思辨性,不知该如何思辨地分析材料。所以,阅读不等于积累,积累不等于应用。要想打通阅读与应用之间的途径,我们必须学会阅读与积累的方法。

 

1在阅读中积累:用经典充实我们的思想

A.经典书籍

积累材料,首选经典书籍。我们可以采取做阅读笔记的方法来积累名著素材,但有的经典作品篇幅过长,我们常常很难读完,这时候就可以摘录其中的名言,或引发自己思考的细节。此外,中外古今经典作品浩如烟海,当我们读不下去手上这本经典书籍时,可以果断换一本,总有一本会在恰当的时间打动你。

 

方法1检视反思

要想提高阅读效果,并培养高阶思维,必须对自己的阅读进行检视反思。具体来说包括三步:第一,阅读完后进行初步概括,快速回忆这本书或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故事或道理。第二,梳理相关内容,反过来印证我们的概括,即梳理我怎么概括出这个故事或道理的。第三,摘录相关名言警句,用这些名言辅助论证我们的观点。

方法2分门别类,联系同类阅读材料

比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课文,在积累时我们要思考,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如果把它归到“奉献”主题中,就要明确焦裕禄的奉献主要表现在他为群众的生存献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与生命;如果归到“实践创新”主题中,就可以重点整理他如何在洪水中亲自查看水流,如何在大风口中记风向,最终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

方法3比较阅读,在比较中提升思辨能力

在归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篇经典往往是可以论证多个观点的,这时我们就可以进行比较阅读。还是以焦裕禄为例,他身上既有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也有脚塌实地的创新精神,比较下就会发现,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完成这一部分的思辨后,我们还可以进行第二次比较阅读,即同类文章的比较阅读。

 

B.课本素材

课文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最直接接触到的素材宝库,为了提升课本素材的运用,大家可从以下两种方法入手。

 

方法1阅读课文目录

语文课本的编写有两个主线,一是人文主题,二是任务群主题。人文主题是每个单元共同的话题。比如语文课本选择性必修第一单元中的文章就分别呈现了中华民族复兴史上不同时代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为国家民族复兴做出的突出贡献。这样,目录本身就成了一个素材库,每一个单元就如同一个主题。

方法2综合思辨单元素材

课本中,每个单元的文章虽然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但不同文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作用,还是以语文课本选择性必修第一单元为例,第一课是从这个角度来阐释的,第二课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阐释的,第三第四课又是从其他角度切入……这样,单元内容的篇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思辨关系。如果我们再把这些文章的主题进行综合思考,它们在民族复兴史上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们又是如何综合发挥作用的,这样的思考就会更深入、更思辨。

 

C.课外阅读材料

大部分考生都会购买课外教辅资料,在选取时,有几点建议:一是课外材料应具有新鲜性,这是因为课本中的材料基本都是经典的,所以课本的经典性与课外阅读的新鲜性可形成互补;二是课外材料应具有阅读的深度,是对材料中人物事件的深度报道或深度挖掘;三是课外材料应具有主题的相对集中性,也就是说,阅读课外材料应有一个主题,让每一次的阅读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

 

方法1牢记素材中的“5W1H”

课外阅读的素材往往是新鲜的,因此也是遗忘最快的。所以积累课外阅读素材第一步就是要牢记素材中的“5W1H”。“5W1H”本指新闻中的Who、What、When、Where、Why、How。同学们完全可以参照这些内容进行积累。

方法2一句话概括素材观点

没有概括,就没有对素材的理性分析。我们需要在脑海中为素材贴上分类标签,没有标签的素材,很难在我们的大脑深处归类。标签其实就是一种检索目录,让我们在积累中进行归类,以便在使用时,如同在超市搜寻货品一样能迅速找到。

方法3思辨性积累素材

在完成一句话概述素材的基础上,一定要尝试多概括几句。如果我们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概括,那么就等于把一则材料挖掘出了新的角度。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则材料时我们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综合思辨,想一想这则材料中到底是什么在起决定作用,其他观点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就培养了我们的思辨能力。

 

素材积累示范

“5W1H”积累法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

2012年岁末,河北阜平正逢零下十几摄氏度严寒,骆驼湾村村民唐荣斌家来了一位不寻常的客人。他进门唠起家常,接过从锅里刚蒸出、冒着热气的土豆,掰开一块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这位客人就是专程前来访贫问苦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这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看就要真看,看真贫,通过典型了解贫困地区真实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强调“要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看实情,“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看真贫,“真正了解大家的生活状况”,为开展调查研究树立了典范。

 

一句话概述素材

调查研究要走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

 

●思辨性积累

角度1:调查研究应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真实的生活情况。

角度2:共产党人要永远把百姓放在心上。

角度3:共产党人勇于奉献,不怕困难。

综合思辨:要想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好做实,就要舍得花费时间,不怕困难,并且把百姓放在心上,这样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把调查研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在生活中积累:用新闻充实我们的写作

A.《新闻联播》

每天晚上都有《新闻联播》,而每天的《新闻联播》中都会出现一些最新鲜的时事报道,为考生提供许多材料。但在把《新闻联播》中的时事转变为写作素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选择地积累

《新闻播报》是口语传播,在听《新闻联播》时一定要有重点地听。一般来说,我们要把关注重点放在新闻中的人物上,之后再关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这样的内容往往出现在新闻的中间部分,所以考生首先要学会选择时间。

2.重点关注3W1H

按《新闻联播》播报的习惯,往往是先介绍Who,然后是What,之后才是Why,How,有时会有When,Where。所以,收听新闻重点是“3W1H”。之后,考生要在脑海中迅速概括新闻事件,并且按照素材积累的方法进行一句话概括。

3.积累重要语句和重点金句

《新闻联播》中出现的人物,基本都对新闻采访做好了准备,因此,其说出的话,都是经过认真思考与准备的,这些话语往往也是这则新闻事件的核心,也往往是经典。积累这些重点话语,就抓住了新闻事件的中心。其次,新闻播报中会经常出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金句,新闻联播主持词中也常出现一些金句,对这些句子,我们都可以及时记录下来。

 

B.所见所感所思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与事,其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成为素材的来源。把这些所见所闻所感变成素材,要有一定的方法与路径。考生应努力思考,生活中的人与事让我们最有感触的是什么,并锻炼自己简洁表述出来的能力。因为生活是随性的,我们与人的交往往往不带目的性,因此才会有感动、感想发生。对于感动的地方一定要珍惜,并且要理性梳理,感动在哪里,感想来自哪里。再深入分析,去寻找别人分析生活的思维方式,观察别人看待生活的态度,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方法与人生态度。

 

1.寻找生活中的感触点,一句话概括,并深入分析

在一次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写作中,题目要求以给老师、家长或同学写一封信的方式谈未来的职业规划,一位同学就以写给妈妈的信的方式谈自己的职业选择是做一个无名英雄。这时,她就把灾难中勇敢奔赴现场,不计名利的妈妈作为写作中的榜样,并以妈妈的事例为例证,论证中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应把能为别人做什么、能为社会做什么,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重点。

2.积累日常生活中的经典语句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来自生活的经典语句,比如《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毛主席就用“臭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个来自生活的经典语句比喻党内一些人写的文章又臭又长。

2024.1(下)

 致敬大师查理·芒格:他把剑传给能挥舞它的人

 

2023年11月28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消息称,公司副主席查理·芒格在加州一间医院安详离世。对于这个60年来的商业伙伴和得力助手,巴菲特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如果没有查理·芒格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就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地位。”在芒格的助力下,巴菲特带领伯克希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芒格也因此被称为“股神背后的男人”。

 

在过去的45年里,芒格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造投资神话。这样的业绩,让芒格成为全球公认的投资大师。他的演讲和著作涉及经济学、心理学、工程学、生活智慧等多个领域,影响了许多投资者。

 

芒格与巴菲特是老乡,都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人。芒格比巴菲特大6岁。大学毕业后,芒格和巴菲特都曾以哈佛大学为目标继续就读。不同的是,巴菲特被哈佛商学院拒收,转到了哥伦比亚商学院,而芒格则顺利从哈佛法学院毕业,成为一名律师。芒格与巴菲特合作前,有自己的公司,芒格本人主攻房地产律师一职。而这个时候,巴菲特也有自己的公司,叫巴菲特合伙事业有限公司。

 

在1962年巴菲特看上了一家经营不善、股价低廉的纺织公司,并开始收购其股权。这家纺织公司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芒格在这一年开始与巴菲特合作。他认为,巴菲特收购不景气的纺织公司是巨大的错误。巴菲特后来回忆:“查理给我的建议很简单:忘记你过去用很低廉的价格买进普通企业的做法,而该用普通的价格买进很好的企业。”芒格给巴菲特提的改进建议,最终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最重要的投资哲学。可以说,芒格是改变了巴菲特投资理念、进而改变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命运的人。

 

芒格本人还是一位多重身份的投资大师。芒格热爱阅读,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甚至包括历史、科学、哲学和文学等看似与投资无关的领域。芒格认为投资不仅仅是金融领域的事,更涉及广泛的社会、心理和认知科学等领域。他的思维方式和投资策略深受这些学科的影响。他倡导投资者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影响,坚持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

 

芒格还曾多次提到过,投资要有“基础的处世智慧”。在他的处世智慧知识体系里,涉及了数学、教育学、统计学、心理学等领域,而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对于投资最重要。这一点在《穷查理宝典》一书中得到了集中表述。比如,对于投资,芒格认为性格、耐心、求知欲很重要,建议“把你的种种尝试限制在自己能力许可的那些领域当中”。

 

对于工作,芒格的建议是不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不为你不尊敬和敬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欢的人共事。对于生活,芒格告诫说,期望别太高,要拥有幽默感,要让自己置身于朋友和家人的关爱之中,最重要的是,要适应生活的变化。以今天来看,芒格的处世智慧有些鸡汤,但未尝没有启迪。芒格在投资和处世智慧上有“鸡汤”,在其他事务上却很直率。

 

在今年的伯克希·哈撒韦股东大会上,芒格连用三个“愚蠢”来形容一切加剧中美关系紧张的行为。他认为美国应该与中国好好相处,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中国进行大量自由贸易。

 

10月30日,芒格参与录制美国知名科技投资类播客《Acquired》的节目时,最后一次表达了他对中国市场看法。芒格说,“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的前景比几乎任何其他大型经济体要更好。”对于所谓“中国风险”,芒格说:“‘中国风险’有多大?好吧,这不是一个科学课题,但我不介意不管是18%左右还是多少,我都可以(接受)。”

 

无疑,芒格与巴菲特这一对黄金组合创造的投资神话,不仅是个人的投资理念和人生智慧决定的,也与时代背景、美国的市场环境有关。

 

如今,巴菲特、芒格的时代正在结束,但芒格的处世智慧,以及他对于中美关系这种宏观层面的思考,仍会留有余音。

 

 

人物速写

芒格有“行走的百科全书”“幕后智囊”等称呼。他不仅具有投资智慧,更具有处世智慧。他认为无论是投资,还是处世都应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不被眼前的一些利益所诱导才能获得长期的回报。投资人必须要经得起诱惑、经得住风雨,谦虚谨慎,保持永远的学习状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理解问题的能力,才能作出更加准确的投资价值判断。

芒格正是这样一位头脑清醒、思考独到的投资人,所以他成为巴菲特的“智囊团”,成为改变伯克希尔·哈撒韦命运的力挽狂澜者。芒格留下的思想财富、数字财富,并不局限于投资家这个身份,可以说芒格是过去一个世纪中不可抹去的符号。

 

金句出圈

①知道自己的能力圈的边界,非常非常重要。连边界在哪都不知道,还算什么能力圈?没那个能力,却以为自己有,肯定要犯大错。别人能做到的,你未必能做到。你要经常提醒自己,保持理智,特别是别自己骗自己。

——[美]芒格

 

②改变不了的事,就不要太纠结了。牢骚满腹、怨天怨地是人生大忌。

——[美]芒格

 

③聪明人也不免遭受过度自信带来的灾难。他们认为自己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好的方法,所以往往他们就在更艰难的道路上疲于奔命。

——[美]芒格

 

 

日历究竟何以成为一种流行文艺标配?

◎马小盐

 

钟表和日历,都是对广阔无垠却不可见的时间的可视化人造物。只是钟表的循环时间是一天,日历却是一年。相比于钟表单调的嘀嗒声,日历更为诗意翩跹。日历是时间的肉身,每撕一页,便宛若撕下一年三百六十天的一块鳞片。撕尽之日,一年的时间便化作尘埃灰飞烟灭。无论是传统的老黄历,还是近两年广为流行的文化日历,皆是这样的时间之鲤。只不过老黄历上的鳞片注重的是二十四节气与吉凶宜忌,而文化日历上则多是一些闪烁着微光的知识碎片。

最近几年,各种文化日历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在传统日历的基础之上,附加一些知识的吉光片羽,成为各文化日历的最大噱头。譬如故宫日历,每日展示一张故宫珍宝图片的同时,还将传统黄历的宜忌处,策略性的置换成每日一碑帖。再譬如文青热爱的单向历,更是以直击人心的名人金句,来击打按摩文青敏感多情的神经。其上的宜与忌,也早已褪掉老黄历的土味迷信,置换成当下文青热衷的各种行为。

本质上,文化日历是一种刻奇之物,是大众刻奇仙境又添加的一个新物种。老黄历的实用性指南,在文化日历里演变成流动的“知识的盛宴”。但这“知识的盛宴”是碎片知识的盛宴,这些类似于微博、微信般流动的知识碎片,不是以互联网转发分享的形式扩散,而是以印刷在日历上与时间同生共死的方式传播。在上演刻奇仙境的主战场,大众文化不但要征用大量声名显赫的符号(单向历上的名人警句便是对显赫符号的最大征集),还要建造诸多便于摆设的、缩小的、仿真的文化博物馆(故宫日历图片上的珍宝展览),便于消费者选择与收集。

每一个拥有单向历的文青,即使生活里并不喜欢阅读,也拥有了一个触手可及的句子博物馆——即使没有读过其上任何一位作家的任何一本书,在撕扯日历之间,读到印刷在上面的精致格言,也宛若读过这些作家的所有作品一般。而喜爱故宫日历的消费者,即使没有踏进故宫博物院一步,在精致的印刷图片里,也能感知到自身在这些价值连城的珍宝之间流连忘返,好似拥有小小的日历,便占有了这些珍宝,占有了故宫博物院的一角。这是一种幻觉,一种大众消费文化造成的幻觉。

我们身处一个加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与信息大爆炸,将人类抛进了焦虑的旋涡。人工智能呈幂级增长的智商,更加深了人类的生存恐惧。未来,我们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会写诗的微软小冰、会画画的机器人、击败世界围棋第一人的“阿尔法零”,都让颇多人对未来深存恐惧。蜂拥而来的互联网信息,又让很多人陷入了巨大的认知迷津。一个知识存储量不够的人,在互联网上,往往连信息的真假都无法辨别。人们就此困厄于时间与知识的双重焦虑之中,举步维艰。

谁也不想被这个加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于是人人都在学习,于是由知识小贩们扮演的“知识巫师”出现了,他们利用人们的焦虑心理,将自身的浅薄之见,包装成各种可以售卖的知识快餐,开始在互联网上四处兜售。这些四处兜售的知识,是真正的知识吗?我们渴求知识的根本目的,为的是最终学会独立思考,而非成为一个会行走的两脚书柜。智能机器人真正令人恐惧之处,不在于人类输入了它什么知识,而在于它自我强化的创新算法。而知识小贩们兜售的大多数知识,根本无法教会知识焦虑患者们独立思考,因为常常连他们自己的知识存储,都是由一堆知识碎片拼积起来的庸常之见罢了。

文化日历,是时代焦虑症的表征之一。它在讨好消费者的同时,亦诱惑了一部分潜意识里对时间、对知识深感焦虑的人群。当下的一些文化日历在每一张每一页之上,负载着各种各样的细小知识。这些知识,有的可能被人们偶然记住,有的可能从来就不曾引起人们的注意。(有删改)

 

文艺观点

与传统的老黄历不同,文化日历不再是一页页揭下时间的“鳞片”。单一的数字变成了各种文字交互的新潮图案,在褪去原先外壳的同时,文化日历慢慢成为一款文化产品。在作者看来,文化日历就是一场碎片知识的盛宴,很多人买文化日历并不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望,而是被迫卷入了知识的旋涡。因为不想被时代所淘汰,所以人人都在学习,而文化日历正好切中人类焦虑的心态,以一种小而精的方式吸引消费者。我们在感叹日历做得越来越小巧精美之时,也应该警惕这种“文化兜售”的形式,因为它可能只是披着知识的外衣贩卖焦虑。

 

文化考题

2015年,一种外形为一本小书,内容与日期节令相关,主题每月不同的日历——《故宫日历》面世,这标志着日历具有了文化创意的属性。如《传家日历》,记录了民间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以精美而又富有传统特色的手绘作品,承载了许多中国人关于“家”的记忆。目前,文化日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对文化日历的走红,有人认为文化日历的成功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人认为这是市场对创新精神的肯定,有人则认为盲目跟风购买文化产品并不能真正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片段速写

文化日历之所以成为“众选之子”,源于这种形式实现了年轻人群体心理特征和消费习惯的精准对接。要有仪式感,追崇生活美学,喜欢消费小而美的产品,愿意为产品创意埋单……年轻人这些特质,与日历的新颖、多变、价低、可定制性、充沛的文化意蕴相契合。从每日一撕到每日一思,日历不再仅是用来翻阅,而是有了时间提醒以外的意义,或是关于生活的感悟,或是关于知识的汲取,抑或有关人生的思考。

 

 

 

以『自知』,致『知人』

               ——『自知与知人』主题名言积累与运用

    ◎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苏军政

 

老子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是一种洞悉世事的智慧,认识自我则更需要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了解他人,洞悉事实能让我们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游刃有余,却不足以让我们应对所有的危机。想当年,杨修能从“鸡肋”的口令中洞悉曹操的意图,目光不可谓不锐利,但也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这正是他只“知人”而不“自知”的后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知人”,又应该如何“自知”呢?下面这些名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速记·主题名言

 

▶一个人最坏的状态是失去了对自己的认识和支配。

——[法]蒙田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战国]鬼谷子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明]王阳明

 

▶乐言己之长者不知己,乐言人之短者不知人。——[明]刘基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明]施耐庵

 

▶只有自知,才能知人……一个人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也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才能借由不断的自我调整而进步。了解自己之外,更要了解别人,才不会对他人提出过分的要求。

——星云大师

 

解读·名言发散

 

一个人最坏的状态是失去了对自己的认识和支配。

——[法]蒙田

 

/名言×事件/思想家蒙田认为“认识自己”是“支配自己”的前提,只有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知晓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做到“支配自己”。反观当下,正是因为不够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一些年轻人很容易淹没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里,失去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比如,当下很多人都有“信息成瘾症”,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机刷新微博、朋友圈、抖音等,而后又会埋怨自己没有自控力,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最终陷入一种“明知故犯”的恶性循环。这其实便是“失去了对自己的认识和支配”的一种表现。当人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目标,沉浸在自己感兴趣、有价值的事情时,是不会想去一直刷屏的。因此我们要保持“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才能更好地支配自己的人生。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明]王阳明

 

/名言×人物/王阳明是著名的思想家,但鲜为人知的是,他的武力值同样“爆表”。明代正德中后期,南赣的匪乱愈演愈烈,局势十分混乱。王阳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派到南赣当巡抚,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将困扰南赣数十年之匪盗全部剿灭。他在《与杨仕德薛尚诚》中说:“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仕德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打败外界的敌人容易,但消除心中固有的观念却很难,原因正在于我们经常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了解别人,却很难以这样的角度了解自己。我们内心深处的各种欲望很容易成为我们不自知的“心贼”,往往让我们陷入其中而不可自拔。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正是他向“内”而求,明心见性的生动体现。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明]施耐庵

 

/名言×人物/“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是《水浒传》中鲁智深临终之前“终见真我”的顿悟。在此之前,宋江等人征讨方腊成功,劝他还俗以封妻荫子,然而鲁智深却不为所动,最终在听见钱塘江的潮信之时“见得真我”,洒然离世。纵观鲁智深的一生,无论是拳打镇关西的行侠仗义,还是野猪林救林冲的雪中送炭,或是相国寺出家的我行我素,都是遵从本心而行,这种淡然和洒脱,让他得以透过纷繁名利而寻得真正的自己。他的一生都在向着自己的内心深处进发,而这也是我们人生之旅应有的意义。

 

 

重塑理想的亲子关系:不做扫兴式父母

◎重庆 杪冬

 

因某博主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被父母扫兴了20年的经历,“扫兴式父母”成了社交网络上的热议话题。网友们开始纷纷分享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打压式教育,网络上也因此掀起一场对“扫兴式父母”的集体声讨。声讨背后,是年轻人对被父母扫兴后的痛苦回忆,更是代际冲突在个体身上造成精神内耗的外显。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被父母“扫兴”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养育自己,这是个体的主动突围与自我形塑。但除了个人层面的自我重塑,我们也需要社会层面的思想更新。我们期望看到,年轻一代能在对“扫兴式父母”的群体反思中,在自我的再养育中,让爱恣意长出血肉,簇拥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出亲子关系中世代创伤的循环。

 

习惯性泼冷水,

“扫兴式父母”为何引争议?

 

现象挖掘

2023年暑假期间,一个14岁女孩为母亲做了一顿饭。她精心准备了四菜一汤,在母亲的碗里盛好了蛋炒饭,还不忘搭配了一颗西柚作为餐后水果。然而女孩母亲并没有因此而开心,她严厉地责备女儿:“我是要表扬你吗?做这么多菜哪里吃得完?”指责的过程中,这位

母亲还不忘拍视频记录这一幕。

随后,这位母亲将视频发布在了短视频平台上,她大概以为网友会和她一起谴责女儿,但让她感到出乎意料的是,网友的留言几乎都在指责她:“你这样多伤孩子的心啊!”“真是典型的‘扫兴式父母’!”这位母亲的行为让很多网友想起了自己的经历,“我的父母为什么如

此扫兴”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

2023年8月,《人物》周刊发起了一次关于“扫兴式父母”话题的征集,很快便收到了近七百份回复。很多回复都写得具体而真挚,且呈现了年轻人与父母相处之间的矛盾,也暴露了一些家庭里存在着伤痛与无奈的亲子关系。

“扫兴”如同一道阴影,成了不少孩子面对父母缄默不言的原因:小时候攒零花钱为父母买一束花却被责骂“不实用”、考了九十分父母会说“为什么不是一百分”、带父母外出吃饭被说成是“浪费”……当孩子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充满期待地与最亲近的父母分享时,却被迎头一盆冷水浇灭热情。久而久之,孩子们越来越多地选择沉默,亲子间的鸿沟也越来越深。

 

话题评议

“扫兴式父母”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一方面说明了一些父母与子女的交流确实出现了问题,需要适当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年轻人也要转换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由于过去的教育和生活经历,一些父母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和含蓄表达感情的方式,然而他们所谓的“扫兴”并没有任何恶意,年轻人也不应把自己的思维习惯强加于父母。

当然,亲子关系最理想的状态是父母与子女的“双向奔赴”。父母不妨敞开心扉,平等地面对子女,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爱。而年轻一代,与其一直沉溺在这种伤害中,不如向父母委婉地提出建议、直接地表达期待,与父母共同消除代际隔阂,减少亲子关系中的“扫兴”之事。

 

 

子女视角

 

扫兴与掌控:

新旧价值观的激烈碰撞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成长起来的父母习惯性维持着他们的“低欲望”,并把他们奉行的价值观以“打击式教育”的形式传递给下一代。与之对应的是,年轻一代成长在一个更加富足和开放多元的社会更加关注个人成长和幸福感。于是,新旧价值观在年轻一代的个体身上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案例调查·家有“扫兴式父母”

“不要得意忘形”

一些父母在面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时,表现得极其别扭——他们希望孩子有出息,但又学不会肯定和赞扬,一盆又一盆冷水泼下去之后,是一个又一个深藏在记忆中的伤疤。

◎小张小张毕业回家那天,我激动地把大学四年的奖状证书拿出来给妈妈看,想表示我四年的努力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我妈却很生气地说:“又不是名牌大学,有什么好炫耀的?”当时仿佛一盆冷水从头浇下,内心说不出的难受,我默默地把证书收起来放在杂货屋。时至今日毕业两年了,每次求职找工作需要用到相关证书时,我就会想起我妈的话,心里又是一顿难受。

 

尴尬的爱和礼物

扫兴的父母很难接受孩子充满爱的礼物,因为成长在一个紧张的、警惕的、缺乏爱的教育的年代,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会爱也不懂爱,所以也很难感知,且不在意来自孩子的爱。这是父母一代的局限,也是他们最令人心痛的地方。

@Jovce妈妈过生日那天,我和爸爸兴致勃勃地准备了花和蛋糕。我们说要关灯唱歌,让妈妈许愿,她说“不要,快弄吧”。让她吹蜡烛,她直接拿了碗盖住蜡烛。整个过程相当潦草我不知道爸爸的感受,但我真的觉得很扫兴,感觉精心准备的东西被踩了一脚。

 

“不健康”“浪费钱”

去餐厅吃饭,出门旅行,观念不同的精神消费,这些都是扫兴重灾区,“不好玩”“全是作料”“不健康”“浪费钱”……这些最常见的扫兴句式背后,是父母一代曾经贫瘠的物质生活,也是很多人至今贫瘠的精神世界。

@兜兜23岁生日那天,我带爸妈去吃一家我很喜欢的川菜。服务员端上了我喜欢的辣炒牛肉,妈妈说:“这道菜多少钱?牛肉这么少!这个价格我自己买牛肉回家做能做一大碗,也没我做得好吃……你们是不是吃腻了我做的菜,非要到外面吃?”至于父母为什么扫兴,我想除了节俭,大概因为父母总是傲慢的,对别人的喜好傲慢,对拥有家长制话语权傲慢。

 

案例调查·被父母控制的阴影

 

“妈妈是不会害你的,你要听妈妈的话”

 

“我让你干啥你就得给我干啥”“别人都是害你的,只有你妈不会害你”……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是一个985高校的博士生,至今,我仍然在忍受母亲给我的“爱”。

考完研的假期,母亲建议我以后去高校任教职。我说我喜欢从事开发,更偏向去互联网企业。母亲告诉我,如果我去了互联网企业,她就每天和我打架,不让我上班。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似乎处在一段被高度管控的关系里。

我的生活习惯、周围的老师同学、研究的课题和论文、指甲上的半月痕,她都会刨根问底。我做过一些反抗,比如不让我妈了解我的状态和我周围的环境,后果是她给我洗脑,说我“命里注定只有妈能帮助”。如果我什么东西搞砸了,比如论文没中稿,她会认为是因为我没有完全按照她说的去做。

我深知母亲的不易,但这样的关系很让我反感,我现在已经变成了无论对错,只想一切都和她反着来。我的噩梦里会有她,甚至想过去一个任何人找不到的地方以离开她,重启人生。

 

“不要和任何不知道底细的人交朋友”

我高三的时候,因为成绩下降,被我妈一条条翻看所有的微信聊天记录,她觉得和朋友的交流是造成我成绩下降的最大原因。她甚至和我的班主任打电话,逼迫我和最好的朋友绝交。

大三那年,我邀请认识了几个月的朋友到家里玩,朋友是已经工作的本地女孩,我们在我房间里聊了一个小时左右,她就走了。但饭桌上,我爸妈突然开始对我进行强烈的质问。在他们眼里,我的朋友都是社会上的不正经人士,甚至还有可能是定点打劫我们家的犯罪团伙。我受不了他们这样恶意的怀疑,简单吃了两口饭就进了自己的房间,没忍住哭了。而我爸妈又来我房间,问我为什么要哭,并且开始怀疑我所有朋友的背景,让我以后不要再和任何不知道明确底细的人交朋友。

现在,我没有一个交心的朋友,因为我有时候好像被母亲的观点渗透了。似乎总有两个人格在我脑海里互相打架,我不敢信任任何对我好的人。

 

 

父母视角

 

父母因何“扫兴”:

从指责到理解,他们也曾是受伤者

 

部分父母和子女相处时喜欢“扫兴”的原因有很多。有的父母成长的时代物质匮乏,他们对节俭的追求远大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因此,当子女追求生活品质时,他们难免觉得浪费钱财;有的父母在成长的过程中曾被自己的长辈以“扫兴”的方式养育,在潜移默化中,他们不自觉地把这种模式带给了孩子。当子女理解这些原因,或许就能对父母的“扫兴”多一分包容,少一分指责。

 

故事集市

“我们无形之中继承了上一辈的‘扫兴’”

小时候,父母对我的养育颇为严厉。读书时,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远远不够,让父母满意的名次从来只有“第一名”。每当得了第一,我都会拿着成绩单兴冲冲地跑回家希望得到父母的夸奖,但往往这时候他们不但不会夸奖我还会叮嘱我“不要得意忘形”。我在运动会、文艺汇演中获得的奖状,父母也总是不以为意,因为,在他们眼里,“万事没有读书高”。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我固然始终保持着好成绩,但渐渐失去了和父母分享很多事情的欲望,也曾十分羡慕朋友和父母无话不谈的关系。我曾在无数次告诉自己,以后我成了一位母亲,一定不会这样扫孩子的兴。

如今,我也成了一位母亲,成了那个曾经自己无比讨厌的人我会在女儿拿回好成绩时不自觉地说“不要得意忘形”,会在她沉浸在兴趣中时劝她以学业为主。当我又一次“苦口婆心”时,女儿噙着眼泪大声问我:“妈妈,我很想得到你的支持,可你为什么总是这么扫兴呢?”我猛地怔住了,透过她的身影,我仿佛看见了年幼时的自己。是啊,年幼时我总想着“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做鼓励支持孩子的父母,而不是总泼冷水的父母”,可是,从什么时候我慢慢“继承”了父母的扫兴,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父母的模样呢?

 

素材笔记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个体,事实上,很多时候子女都内化了父母的思维模式。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分严苛且不可理喻,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年幼时也曾被自己的父辈如此伤害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忘记了孩童时期受过的伤害,但忘却只是压抑和掩藏,问题依然存在。直到他们成为父母,延续了自己长辈老旧的教育方式,有意无意地把伤害带给自己的孩子,问题才真正暴露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继承”了上一代人的扫兴的父母也是亲子关系中的受伤者,年轻一代与其指责“扫兴式父母”,不如与父母一起面对问题,共同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我也不想扫兴,只是害怕花钱”

 

8月底,我决定抓住暑假的尾巴,去女儿上大学的城市旅行。临行前,我逐条对照旅途中“扫兴式父母”的做法,暗下决心引以为戒,绝不做让孩子扫兴的父母。

去外滩时,我俩按照导航赶到公交站,结果错过了最近一班公交车。女儿果断叫了网约车。正是晚高峰,路上拥堵,走走停停,看得我心塞不已。

矛盾集中爆发的点,还有吃饭。旅游景点的饭菜哪有不贵的,翻看菜单,我习惯先看价格,追求性价比。厨艺不错的我还不自觉地评判景区的食物:“十块钱四块臭豆腐,根本不值得,回家我也能给你做。”女儿嫌我抠,她说我终究还是怕花钱,舍不得。

谁说我舍不得,在古镇,我看点心挺精美,诱人食欲,忍不住每样拿了两块。不到十块小点心,上秤一称,收银员轻轻报出一个数字:58元。我瞪大眼睛,不相信地又问:“不是二十九元一斤吗?”店员说:“二十九元半斤。”“敢情这是遭遇了糕点刺客”,我一边扫码付账,一边忍不住咕哝了一句。这钱花的,着实心痛。女儿见状,不屑一顾地说:人家标的就是29元250克,你一直以为是29元500克。

四天的旅行结束,看着女儿在站台上的身影,一丝惆怅还是涌上心头。在列车上,我给她发了一个远超旅游花费的大红包,并附言:谢谢你陪妈妈玩,我很开心。也许,在那一刻,她会发现,对自己抠搜的妈妈,虽然偶尔让她扫兴,却愿意为了她一掷千金。

 

素材笔记

很多年轻人曾渴望与父母一起出游,但由于年轻一辈和父母之间的旅游观念、消费观念等存在较大差异,旅行的过程中难免发生“扫兴”之事。父母否定子女的决定和计划,子女因此觉得委屈和气恼。上面素材中的这位母亲即使暗下决心不做“扫兴式父母”,依然因为观念的差异,在打车、吃饭等事情上与女儿产生了冲突。幸好,母亲懂得反省,女儿没有一味抱怨,这趟旅行尽管磕磕绊绊,但最终没有变成“扫兴之旅”。

与其单方面期望父母改变他们“扫兴”的养育方式,子女不如多做一些尝试,比如和父母划定边界、直接表达自己的期望,或者用撒娇替代与他们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