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漫长的救赎
文∣张茜雯
“等”和“熬”,几乎贯穿了所有沉寂的、蛰伏的、黎明前的时刻。如此苦行僧一般的跋涉,在巴黎周期里格外漫长。
8月4日,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樊振东夺得金牌
北京时间2024年8月4日晚9点43分,当唯一一面五星红旗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空缓缓升起,我们知道,在这个夜晚,中国乒乓的历史已经镌刻上崭新的一页。
2013年,直通巴黎预选赛,16岁的天才少年横空出世,11年后,巴黎奥运的赛场,27岁的樊振东,终于登上儿时便梦想的奥林匹克之巅。这块金牌补全了他虚位以待的荣耀拼图——樊振东实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大满贯,成为世界乒坛第11位大满贯得主,也是继邓亚萍、马龙之后,全世界范围内,第三位达成超级全满贯成就的选手。
当最后一球落地,总比分定格在4-1,樊振东转身面向观众席,看向他身后那支伴他成长与他同在的团队。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的传承交替,完成了最后的一环。教练王皓与樊振东紧紧拥抱,在他额头上深深一吻,又将他高高地举起,恩师2004年的败局没有重演,三年前的东京的记忆也在眼前交叠,这一次樊振东不再失意。
樊振东必将把巴黎的这一天永远铭记,但更不会忘记东京,那是他巴黎周期蜕变的起点。
在东京奥运之前,樊振东形容自己的状态是“不太敢给自己松绑”,很多时候做事顾虑重重,总会担心这样还远远不够。封训备战期间,两点一线穿梭在宿舍与训练场的日子,焦虑像疯长的藤蔓,日复一日循环滋生。
东京之后,樊振东的心态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开始渐渐卸下一些强压在心头的包袱,更加懂得关注自己当下的感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要坚定地执行,就会有成功的概率”。
经历沉寂和低谷的樊振东,如今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和蜕变。这个冠军的含金量,对樊振东个人和整个中国男乒队伍来说,都是无可比拟的。
救赎
7月21日凌晨,樊振东在自己的微博上晒出入驻奥运村的照片,他的第三次奥林匹克之旅正式开始了。
从里约P卡(替补球员)未能得到上场机会,到东京一单遗憾与金牌失之交臂,来到巴黎,樊振东的目标更加明确,站上奥运之巅,这一刻他已等了太久。
樊振东的巴黎之旅并非坦途,从男单签表尘埃落定,考验就已经开始。
男单签表出炉的那天,樊振东上了一个热搜,词条是“樊振东死亡下半区”。都说樊振东抽到了“下下签”,他所在的下半区,目前国际乒联男单世界排名前十的5名外协选手中,3名赫然在列——熟悉的老对手张本智和、林昀儒,以及近几年势头迅猛,世界排名仅次于樊振东的法国乒乓球界新星费利克斯·勒布伦,这给樊振东的晋级之路增添了极大的难度。
8月4日,樊振东(左)与教练王皓庆祝胜利
而随着赛程推进,队友王楚钦半区失守,意味着樊振东的使命进一步严峻。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若樊振东也出现闪失,习惯了在奥运乒乓球赛场包揽金银牌的中国队,就要面临几十年来男乒首次奥运无牌的后果。
“输了怎么办?”这个问题悬在很多球迷心中,即使仅仅想象一下,都显得有些残忍。
樊振东的答案是:“回归到比赛本身。”
樊振东不是一个喜欢把情绪释放给外界的人。如果经常看他的采访,会发现他的发言总是滴水不漏。
这一部分源自他年少成名的少年老成,另一部分,肩负使命这件事,早已与乒乓球一样,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今年年初的釜山世乒赛结束后,樊振东接受《乒乓世界》的专访,谈到那场为团队力挽狂澜,两次在落后时将比分扳平,让中国队死里逃生的半决赛,他少见地坦承了自己难以名状的压力:“一个让我紧张的点是,当大家理所应当觉得我没问题时,我反而认为此刻的自己压力最大。好像是大家都觉得我这一分已经揣兜里了,但我自己一摸兜,里面还什么也没有。”
被这种巨大的不踏实感包裹,樊振东能做的,只有一遍又一遍不断提醒和调动自己。这样的自我调节,在本届奥运会与张本智和的1/4决赛中,再次成为了樊振东逆风翻盘的关键。
那是一场几度站在悬崖边摇摇欲坠、眼看大势将去的比赛。
8月1日,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1/4决赛中,樊振东战胜张本智和
第一局开始,对手张本智和便展露极强的冲击力,持续搏杀,连下两盘,极少失误的绝佳状态,以及被幸运女神选中的多个擦网得分,都让他越打越兴奋,势头愈战愈勇。
樊振东憋着一股劲,1∶2落后的局间休息,他对教练王皓说:“我可以的。”
这更像是说给自己。
落后,扳平,再落后,再追平,央视解说评价樊振东惊人的意志力:真正打到了关键分的时候,比的不完全是技术,其实就是你的性格、胆量、血性,你骨子里是什么样的人。
赢下比赛的那刻,樊振东长长舒了一口气,他张开双臂,像他最喜欢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主人公一样,尽情享受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的甘霖。
那是一个对中国乒乓来说必将载入史册的夜晚,樊振东救赎了自己,救赎了聚焦这场战役的所有中国观众,他向着终极目标冲锋的号角再次响起,国乒男单在巴黎的征程也得以延续下来。
这一次,牢牢揣在他兜里的,是坚定的信念,必胜的决心。
“等”和“熬”
只关注了樊振东奥运会表现的观众,也许很难想象,就在两个月前的WTT重庆冠军赛,樊振东才刚刚终结了自己长达329天的单打“冠军荒”。在那一时期,樊振东感觉自己被比赛追着打,面对比赛更多是消极和等待,而非积极应战。
平昌亚锦赛输给马龙,杭州亚运会输给王楚钦,法兰克福冠军赛1/8决赛被韩国选手李尚洙淘汰,多哈球星赛1/4决赛败北二队小将林诗栋,仁川冠军赛半决赛再次输掉外战。
质疑声像潮水一样,层层叠叠涌来,有人甚至开始唱衰樊振东难扛巴黎男乒大旗。一切仿佛2019年的重现,那一次,樊振东重返巡回赛男单冠军席位,花了343天。
当年的他,折戟布达佩斯世乒赛,在1/8决赛遭遇滑铁卢止步16强,爆冷输给当时世界排名第九的队友梁靖崑。樊振东总结当时的心态:“世乒赛前我在等,世乒赛后我在熬。”
“等”和“熬”,几乎贯穿了所有沉寂的、蛰伏的、黎明前的时刻。如此苦行僧一般的跋涉,在巴黎周期里格外漫长。
回顾樊振东在巴黎周期的状态起伏,2022年是绕不开的节点。
这一年,樊振东大赛参赛频率陡然下降,未参赛时长达7个月之久。在WTT布达佩斯系列赛开赛前夕,世界排名第一,刚刚在新加坡大满贯实现男单、男双卫冕的樊振东,却未出现在参赛大名单里,外界对其缺席原因众说纷纭。
2024年2月,樊振东在釜山世乒赛
樊振东给出的回应是:“考虑到中长期职业生涯规划,经教练组同意,决定留守国内积极备战世锦赛。”这一回应并未让猜测停息,随着樊振东消失在大众视野的时间越拉越长,舆论也愈演愈烈。
9月底成都世锦赛开赛,樊振东重返赛场,他的膝盖贴上了肌贴,没有人知道缺席比赛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但明显可见的是,樊振东伤了,伤病的程度已无法忽视。
成都世锦赛进程推进,樊振东的伤势呈现加重的趋势,热身训练因难忍膝伤剧痛而被迫中止。半决赛苦战5局,憾负张本智和,绝对主力189天缺席各项国际比赛是否是决策失误,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樊振东厌恶被无休止的流言裹挟。他的性格并不像他的外表一样温吞、圆钝。极具反差的是,他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度和大局观,骨子里的正直、刚毅,时常会给人不怒自威的震慑,在能力所及的范围里,他永远会挺身去做那个平定战火的人。
樊振东通过球迷会微博,发表长文明确了态度。他说,作为一名运动员我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职业生涯会有高光也会有低谷,常年大量训练带来了成绩也留下了伤病,这些都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坚定做好自己。
同时,他还感谢球迷理智、有素质的支持,同时他还提醒大家远离饭圈戾气,称任何饭圈化言行对他都是有害无益。
花季老将
樊振东在八一队时期的队友,国乒“92line”(出生在1992年前后的国乒队员方博、周雨、闫安)之一的周雨,对樊振东有一句毫不吝啬的高度评价:“我们这一代国乒队员生不逢时,往上看前辈遥不可及,往下看新人狂飙突进。但是我想说,如果你见过真正的天才,就会平静接受这个现实。樊振东就是这样的天才。”
在国家队,最不缺的就是天才,但年幼横空出世的樊振东,是公认的天才中的天才。
樊振东的成长速度,就像坐了火箭。在他还未成年时的职业轨迹,就已经显得不可思议。
2014年,樊振东在南京青奥会
2008年,11岁的樊振东凭借广州市乒乓球团体和双打第一的成绩被选拔进入八一队。2010年,国家一队的队员,对战连二队都还没进的樊振东,已经赢得很吃力了。2012年全锦赛,樊振东击败王励勤,进入国家一队。同年12月,他在世青赛中独揽3金一银。2013年1月,年仅16岁的樊振东在直通巴黎第一阶段预选赛中,力压王皓、陈玘等诸多名将获得2名,第二阶段又杀进前8,拿到了巴黎世乒赛的参赛名额。2014年东京团体世乒赛,他以17岁103天的年龄,成为中国男乒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同年的青奥会,樊振东完成了自己的青年赛事大满贯。
2015年,苏州世乒赛直通赛,樊振东击败马龙,拿到第一张世乒赛入场券,樊振东展现出对夺冠强烈的欲望,面对当时首次交战的劲敌波尔,樊振东完美诠释了“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与正值巅峰期的波尔“以暴制暴”,激战6局,最终力克对手进入四强,这场战役让樊振东“一战打进绝对主力层”。
但樊振东的目标远不及此。
半决赛再遇马龙,这一次樊振东没能如愿。比赛过后,教练组、队友们,甚至媒体都对年仅18岁的樊振东的表现赞赏有加,唯独他自己高兴不起来,他觉得竞技体育与年龄无关,只关乎强弱,他不喜欢用“年轻”来替自己找借口。
天才的路,总是走得比同龄人更快一些。
虽出生于1997年,但很长一段职业生涯里,樊振东身边与之征战的,都是比自己年长10岁左右的哥哥们,在他已经成为奥运P卡时,他的同龄人还在努力打进主力层。
中国男乒熠熠生辉的江山迭代史,在刘国梁孔令辉之后,有共同成就、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圆梦大满贯的“二王一马”(王励勤、王皓、马琳),有直横互补、珠联璧合的“三剑客”(张继科、马龙、许昕),到了樊振东扛起大旗的一代,熟悉的队友们渐渐由于年龄增长、伤病累积而离开,同龄或更年轻的选手,还未能丰满羽翼与他并肩作战。
在东京奥运结束后,随着许昕的退出,樊振东与马龙、许昕的“龙蟒胖”组合也渐渐解体。超长待机的马龙,虽仍持续在赛场上给后辈造成威胁,但必须考虑的梯队建设问题,已在无形中要求他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的队员。
时间飞快地来到巴黎周期,但国乒团队中,亮眼的新生后备力量依旧寥寥,王楚钦是这个周期里上升最快的年轻球员。在接连不断的大赛磨炼和积分上涨中,王楚钦的国际乒联世界排名已登顶第一。但缺少大赛冠军经验,状态不够稳定,也给他增添了许多不可控因素。要成为更加稳固的中坚力量,还得再等待下一个周期。
从小被调侃为“花季老将”的樊振东,成长为真正“老将”,依旧孤掌难鸣,找不到自己的铁三角和双子星。
而竞技体育的魅力正是在于它残酷的美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樊振东能感受到的,一半是绝对压力,另一半是绝对机遇。这是对个人意志最好的磨砺,巴黎奥运,一路挺进总决赛,并最终拿下冠军,实现个人的大满贯,已经证明了他担得起这一份厚重的使命。